教會
$160.00
耶穌正在建造遠比主日聚會還大得多的……
好幾個世代以來,我們被教導,耶穌應許要建造祂的「教會」(參考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因此,我們一直忠心地要與祂一同建造教會。然而,「教會」並非祂所使用的詞彙;相反地,祂對黑暗權勢宣布了某個更具破壞性的東西:「我要建立我的天國議會!」身分和使命這主要來源的不同,將教會和天國議會分別出來。倘若耶穌賜予祂的門徒權柄和鑰匙得以捆綁和釋放,這表示我們被放在進行攻擊的這一方,那麼為何我們還卡在守衛的這一方呢?假如我們被建造,要在禱告中帶著真實的權柄翱翔在天的高處,那麼為何我們被託負的任務,常常只感到停留在發射台那裡?別搞錯了。耶穌將會建立祂的天國議會。天父的家將會是「萬國禱告的殿」。倘若幾百年來我們一直都是「教會」,就讓我們現在勇敢地成為祂統治的「天國議會」。$152.00
現今教會失去在文化中的影響力,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為何如此?我們今天擁有科技、財富和知識,何以效力竟然比不上第一世紀的教會?他們沒有社交媒體和雄偉大樓,更遑論專職牧者和宗教自由!我們失落了什麼?暢銷書作者艾德.史福索博士深入聖經經文,讓耶穌對祂教會的真正設計——Ekklesia重新「出土」,不僅重要,且教人大開眼界。他讓我們看見,初期教會就是一群激進的群眾,他們形成衝擊文化的力量,轉化了她所身處敵對、異教的地域。面對今天世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和道德混亂,作者也展示了突破路徑,讓我們能再次成為革命性的Ekklesia,實踐轉化,帶來生命,這正是耶穌所呼召我們成為的。$230.00
何謂處境化?為什麼宣教需要處境化呢?在近代的宣教歷史中,宣教學學者與宣教士用過什麼處境化的模式來宣教呢?本書回答這些問題,簡而言之,處境化是把外來想法譯成當地處境、文化的人能了解的想法;由於這是溝通的基本元素,所以在宣教時,當我們要把福音真理傳給本地人時,就需要知道如何把福音真理處境化。本書同時整理宣教學者與宣教士所使用過的宣教模式,諸如「群體健康布道」、「中東神學」、「植堂運動」、「處境化都市神學」、「批判性及建構性神學」等等。因此,雖然作者帶著理論觀點,但也提供了許多真實世界的範例,讓讀者可以參考模仿。很多教會都認為此時正是台灣的宣教時代,相信這本書必能幫助讀者知道如何預備自己去加入宣教運動,復興台灣的教會。$241.00
本書幫助未來的宣教士在諸多改變、選項、不確定性當中,為他們的生活及事工做好準備。包括如何清楚神的呼召,選擇宣教機構,深入何謂文化,做好行前預備,等。其中除了基本原則,也有案例討論,是每一位思考從事短期或長期宣教的人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
住在自己國家,與同語言、同文化、同信仰的人相處,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主耶穌基督卻要我們跨出舒適圈,跨出本國、或本族群與本文化,去到外國、或另一個族群與另一個文化,成為一個跨文化的宣教士,向萬民傳福音,直達到地極的族群。要成為一個跨文化的宣教士,不論是短期、長期、兼職,或全職,都需要禱告、回應並預備。本書兩位作者皆是多年的宣教士,願意幫助未來的宣教士在諸多改變、選項、不確定性當中,為他們的生活及事工做好準備。書中提到如何清楚神的呼召,選擇宣教機構,深入何謂文化,做好行前預備等等。其中除了基本原則,也有案例討論,是每一位思考從事短期或長期宣教的人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好評推薦「湯姆‧史蒂芬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他寫的書平易近人,有學者的深度、廣度,又有過來人親身經歷作為後盾,言之有物,很值得學習。……他跟另一位作者露易絲合寫這本教科書……讓人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讀性。華人宣教的對象終究還是要跨出「福音出中華」的一步,向華民以外的萬族萬民傳福音,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經驗,應當是智慧的第一步。」華神宣教學助理教授及宣教中心主任——邱顯正 博士「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曾是長期在前線服事的宣教士……所累積的經驗,是關於如何把宣教的熱情凝聚成有效的行動,這些經驗是寶貴的資源。」Radius宣教訓練中心亞洲總幹事——陳維恩 牧師$234.00
◎本書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作者侯活士獲《時代》雜誌稱為「美國最佳神學家」敘事是教義神學的內涵,是信仰生活的範例,是啟蒙下一代信徒的教材。敘事是兩千年來教會生命力的源頭。可是,這源頭到今天似乎流不出活水來:飛快的生活節奏、消磨心力的職場、爭名逐利的社會,使我們失落了敘事。今天已經沒什麼人會好好說故事、好好聽故事了!侯活士在《品格的群體:基督教倫理學新典範》,力圖為敘事翻案:「敘事的目的是改變世界。」聖經中的敘事,不是因循落伍、任憑挪用的文字,乃是寶貴的屬靈資源,主動形塑我們的品格,使我們能夠改變世界。早期的基督徒,聽聞或閱讀聖經中的敘事,然後把敘事內容看為行事為人的典範,並且實踐出來。這種實踐敘事的生活見證,經過兩千年來眾信徒代代相傳,變成傳統,也就是指引後世信徒活出敘事的權威。古老的聖經敘事,透過傳統,在今天形塑我們的基督徒品格。古希臘哲人認為,一個人反覆做勇敢的事,日起有功,他就會獲得勇敢的品格。同樣道理,日復一日,我們把主耶穌的敘事應用出來,就會獲得基督徒品格。具備這種品格的基督徒,能夠在不同處境當中,自然而然地做符合信仰的道德選擇。當我們具備基督徒品格,言行一致地活得像耶穌,教會就會成為「對照組」(control group)――與世界截然不同、供世界參照的一個群體。這是教會對世界首要的貢獻,也是我們改變世界的第一步。$150.00
基督教和中國文化吵架吵了一百多年,卻從來沒有真正地見過一次面。舍禾耗費十年精力,上天下地收集資料歷盡艱辛寫成的《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基督教歷史》一書,這本厚達三十八萬字的巨著,我們會把它分為上下兩冊出版。在這本書中,也是溫州人的舍禾,筆端深情款款的把溫州的過往歷史和溫州基督教歷史,巨細靡遺的描繪得一清二楚,令人佩服:從元朝也里可溫進入溫州開始,將溫州教會史分為古代教會史近代教會史現代教會史幾個不同階段,配合溫州文化社會的發展,將溫州教會史與溫州社會文化發展史緊密連結,的確在教會史的研究方法上,是一大創舉。因為過去中國教會史的研究者,往往會忽略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研究中國文化社會史的學者也往往不自知的忽略基督教在文化社會中的影響力。形成所謂「中國教會歷史去社會化,中國歷史去教會化」的偏差。使得中國教會史及中國文化社會史的真相都有隱晦不明之處。本書作者小心翼翼廣搜基督教及溫州地區相關社會文化資料,仔細加以排比分析,尤其對不同教派不同宣教士個人生命背景,措意尤深,精凖掌握其特質特性,加以論述。對宣教士的宣教對象——溫州人,作者也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時間,收集了相當多的檔案資料,務求精凖掌握每一次宣教過程中彼此相遇相碰的真實經驗。經過這樣仔細的爬梳整理,形諸論述,讀者在捧讀之際,會親切的感受到一股溫煦的人味人趣,浮上心頭,讓你不由自主的把這本厚厚的書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當然,就華人教會史而言,溫州也一直是一個極端重要卻被忽略了的地方。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為了跑生意,普天之下尤其是歐美各地,到處都有活躍的溫州生意人,更特別的是只要有溫州生意人出現,就有溫州教會出現。而溫州的基督徒及教會,在各種困難壓力之下,依然發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溫州被人稱之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或「中國的安提阿」,決非浪得虛名。但是何以至此?卻一直沒有人探討研究。有了舍禾這本書,庶幾可以彌補這項遺憾。尤其在教會各界高喊宣教的今天,這本書就更加值得閲覽細讀了。除了考證祥確的文字敘述以外,舎禾也苦心收集了150幅重要的圖片,所謂有圖為證嘛!在圖文相互對證參閱之下,歷史的真相就更瞭然清楚的浮現在我們眼前,也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大增加。當然,除了上述種種優勢以外,也是因為第一個進入溫州奠定溫州宣教堅實基礎的宣教士曹雅直夫婦,就是內地會成立初期最早被派往中國的先鋒宣教士。就內地會的歷史而言,曹雅直夫婦的宣教故事自然應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但卻一直被史家忽略,鮮少提及。曹雅直在內地會事工尚未正式展開之時,單槍匹馬,進入溫州,夫婦二人,二十六年據守在溫州,從零開始,建立教會,奠定教會在溫州傳佈的基礎。無疑地溫州教會史在內地會歷史上,必然佔有重要的一頁。舍禾這本書的出版,就更加具有特別的意義了。$133.00
帝國鐵靴踐踏、貴族遺產爭奪,時代劇變下,貞女寡婦守住初心,以神為樂,信仰力量造就璀燦的事奉,當代教會女性絕不容錯過!
隱沒在初代教會歷史中屬神的眾僕女,其信心如精金,德行如珍珠,在各自的位分上散發溫潤光輝。她們是孕育一代神學家的屬靈母親,是家庭教會領袖,是進到曠野的隱士,也是女院長、女文士、女教師、才女詩人、旅行作家,甚至是在猛獸爪牙下歡然見主的殉道者。本書帶您瀏覽她們動人的故事,同時思考婦女在教會中可扮演的事奉角色。更進一步,感動每一位要奉主命令去服事人的信徒,背起十字架跟隨主耶穌,成為真正的基督門徒!專文推薦:「作者除了以簡明流暢的文筆敘事,並設計了可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問題討論,以供在教會小組或社區讀書會中使用;此外更貼心地詳查史料,佐以相關珍貴的照片、圖片、年表等,於各章註腳中加以說明。書後並附有中英文參考書目,供有心深究者參照查考,可謂學術文理兼備;當然藉此更可清楚印證幸枝的牧者心腸與教師功力。」――現任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院長 王良玉「生動的大時代,配上熠熠生輝的焦點人物,全書像是座流蜜的蜂房,咀嚼不膩。一反令人生畏的厚重教科書,每篇讀罷都有新亮點,屢有茅塞頓開之喜。」――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神學教授 張聖佳$127.00
本書講述耶穌基業長青、跨越兩千年的影響力,深入觀察耶穌以愛為出發點,言教身傳的門徒栽培帶領,學習及應用耶穌的榜樣,思考如何在今日的職場當中建立更優質的團隊,深入研討以耶穌、聖經為本,並愛神愛人為出發點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如此,本書也探討了大衛的管理方法及大衛帳幕的模式。大衛使用君王的權柄,將約櫃隆重迎回,又設立大衛帳幕的音樂敬拜系統,引導政府國家官員及平民老百姓來敬拜神,激發了民眾對神的熱情與敬拜,為當今的職場事奉帶來重大啟發。若應用大衛帳幕的模式在今日的職場,可以解決許多基督徒企業家的困擾,同時轉化企業的核心價值。一旦神的愛充盈在企業中,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將增強,企業也能自然而然的擁抱社會責任,這樣的模式值得每位基督徒企業管理者、經理人好好深思及學習。
$128.00
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故事,一個默默無聞的三十歲男子,放棄在建築業裡的工作,改行作巡迴傳道人,四處醫病傳道,不久便廣受一般大眾熱烈歡迎,但宗教領袖卻視他為眼中釘,連政治當權者也容不下他。於是僅三年後他就被當作危險的罪犯處死了,這就是結局嗎?不,正好相反!三天後,他的遺體不見了,墳墓空空如也,故事才剛開始,而讀者你也在其中。請往下看吧...
$160.00
至高神掌管人類歷史在動盪不安的世代效法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堅定倚靠主站立得穩許多人從孩童時期便聽過但以理的事蹟,熟知他被丟到獅子坑中,又從獅子口中活下來的神蹟;有些人也熟知他的三個朋友在「火窯」中存活的經歷。或許也有少數人明白尼布甲尼撒王癲狂的事蹟,他曾把自己關在私人園子裡吃草維生,這是他最終願意臣服神的激烈前部曲。上述這些故事屬於《但以理書》的前半部,主要描述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然而,在這卷書的後半段則是耐人尋味的預言,在書卷中藉由驚人的細節,描述尚未發生的國際事件,歷史發展更驗證這些預言的真實性。這卷書所帶出的非凡故事中有奇蹟、有預言,並闡述一位被俘虜的青少年最後登上異族政府的高位,親眼見證了帝王與帝國的興衰。$124.00
本文旨在探討希伯來書的麥基洗德這一個人物。許多華語讀者對麥基洗德的瞭解,僅僅停留在創世記、詩篇和希伯來書,多數讀者對於第二聖殿時期猶太非聖經文學 (Non-Biblical Jewish Literature) 中那些與麥基洗德相關的論述一無所知。因此,一個重要的議題擺在我們面前,如何幫助讀者更加深入地瞭解麥基洗德這一個人物,第二聖殿猶太文學能否提升我們對於希伯來書的認識,這些文學能否增進我們詮釋麥基洗德所需要的額外的素材?我們這一篇論文就是為了回答上述的問題而寫作的。
$140.00
轉變便利商店型教會,成為百貨公司型教會!
近年來,台灣教會屢有爆炸式的成長,一年數百人受洗、會友數超過千人,時有所聞。作者搜羅、解析海內外各增長教會的祕訣,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創意與周詳兼備。任何規模、組成的教會,皆可從中找到適切的方法加以落實,必能立竿見影!◎林昭仁牧師所著的《教會增長指南》乙書,雖然名為「增長」,實則以教會信仰的「品質」為優先進行改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今日的教會增長運動方式,異於早期宋尚節牧師來台佈道時那樣單槍匹馬、衝鋒陷陣,而是講求「團隊事奉」的策略。本書列舉許多國內外教會增長的實例作為參考,實可借鏡台灣教會之福音宣揚運動。——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教會需要增長,那就是使徒保羅所指的「栽種」及「澆灌」(哥林多前書3:6)。至於教會增長的要領則需要對策(strategy),這就是林牧師所撰述的具體建議。——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客座教授/董芳苑◎凡有心建造教會促進增長的牧師、宣教士及信徒領袖,值得一讀再讀。——美國正道神學院榮譽教授/蘇文隆◎這是一本作者下了苦功寫出來的書,相信會給每位閱讀的牧者和信徒領袖許多啟發和幫助。——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特任老師/朱柬